你的位置:tp钱包下载 > tp钱包下载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座小镇,何以成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座小镇,何以成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发布日期:2024-11-16 03:15    点击次数:157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一座小镇,何以成为四大抗战文化中心

潮新闻 记者 李蔚/文 张迪/摄 封面新闻记者 伍雪梅/文

1937年11月的一天,日机对长沙的第一次轰炸,梁思成、林徽因流亡到长沙的临时住宅被毁,幸而一家人死里逃生;

1940年10月13日,日军占领越南后,日机对昆明的轰炸更加猛烈。警报声中,西南联大校长梅贻琦跑得快才逃过一劫。联大校舍显然是空袭目标之一;

日军对重庆的轰炸更远胜昆明。自1940年5月始,日机常以100架次以上轰炸重庆,整座城市满目疮痍。

何处才能安放下一张平静的书桌?

中央研究院史语所,连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中国营造学社等学术机构,与驻昆明的同济大学一道,开始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目的地是中国西南边陲一个地图上也找不到的地方——四川南溪李庄。

中国四大抗战文化中心,重庆、成都、昆明、李庄,长江中上游流域的这些城镇成为中国的大后方,其中的李庄是唯一的镇。但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国际邮件只要在目的地一栏填上“中国·李庄”,这份邮件就一定能寄达。

秋江晨雾尚未完全散去,自宜宾沿长江东行,我们也被“投送”到了李庄。

长江边的李庄

弦歌不辍

1941年,同济师生们是第一批到达李庄的“下江人”,占尽先机。南华宫驻进了理学院,紫云宫成了图书馆,位置最好最大最宽敞明亮的东岳庙迁神像,工学院在此敲响了上课的钟声。

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

我们去的那天,趁国庆后错峰出游的贵州人陈先生,正从同济大学医学院旧址走出来。

“喜欢这里安静的气氛,是一个古镇该有的样子。我对之前的历史并不了解,进来看了一圈,很值。”他边说边打量偌大的院子,大概还在回想刚刚才知晓的一段往事——当年医学院借天光在院子里进行解剖教学,把正在修屋顶的瓦匠吓得不轻,“下江人吃人”一下子在镇上传开了。同济大学干脆在李庄办了一场人体科学展,谣言自散。

张家祠当年是存放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数百箱国宝级文物的地方

李庄的“九宫十八庙”、祠堂、会馆成了学生上课、机构搞研究以及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数百箱国宝级文物存放的地方。

学生们大多与百姓同住,先生们因先来后到,居住条件也不尽同。古镇有一条窄如羊肠的羊街,直直横横。我们路过一处低矮的木门,上着锁,陶孟和曾在此住过。

羊街

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是最迟到达李庄的机构,所长陶孟和跑断两条腿,才在距庄五里地的门官田,找到一处庄园院落作为机构所在地,每天满头热汗奔走于两地。

李济旧居

在羊街打横处的几步开外,我们找到了李济曾经的居所。李济在李庄时,正沉浸在亡女的巨大哀恸中,甚至想辞去史语所考古组主任和中央博物院筹备处主任之职,但最后仍放不下,艰难支撑。而他的学生吴金鼎与夏鼐,两只考古界的学术大鼎和同样留洋攻读考古的曾昭燏,三人开始了抗战时期中国最著名的彭山汉代崖墓的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

历经艰险,颠沛流离,弦歌不辍。这就是当时的李庄。前来访问的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作者)也没料到,竟在一处偏僻山坳里,遇到一个坚忍不拔又满怀热情的科研群体。

我们去寻找生物学家童第周做实验的地方,当年他住南华宫附近,现在还存留一面门楼。李约瑟拜会老友时曾惊讶道:“你就是用这样的器材,在这片空地上,完成了那样高难度的实验?”

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大门处

营造学社内的办公区

老照片上的营造学社办公区

我们去探访位于李庄郊外月亮田的中国营造学社,那是一座典型的川南民宅,里面无论是梁家和刘家的居所、学社的办公室,或是学社成员斗室般的宿舍都保存完好。林徽因长卧病榻的房间,与老照片上一模一样。她就躺在帆布行军床上,与李约瑟简聊两句时,梁思成正在院子里杀鸭子招待贵客……

老照片上林徽因养病的卧室

在李庄的6年,董作宾完成了甲骨学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扛鼎之作《殷历谱》,梁思成完成了英文及图文版的《中国建筑史》,童第周开始了中断多年的“金鱼实验”,在脊椎动物、鱼类和两栖类动物的卵子发育研究方面取得了有世界影响的研究成果。

哪怕时间已经过去80年,但终于站在那些人做过那些事的地方,以前读过的文字像长出血肉似的,让我们得以想像一段鲜活的历史。

致敬李庄

席子巷,tp钱包是李庄另一条保存得非常完好的老巷,因晾席避雨,屋檐做得特别出挑。

街边有水渠,哗哗流淌,踏过渠上石板,就是对门人家,川地民居典型的腰门后,现在还住着原住民。

席子巷

当年,有许多学生就挤住在这里。原本三千多人口的李庄古镇,不知道是以何种方式,安置下了上万之众的“下江人”。当那些学生先生们,背着背包,提着行李,潮水一样涌来时,李庄人不震惊、不为难是假的。

但在山河破碎之时,他们以无比的热情、耐心与诚意,接过重担,也让李庄从此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深刻的标记——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80年后,作为历史文化名镇,李庄同样迎来了潮水一样的人群。在今年国庆长假,这座古镇日均游客达6万人。李庄,又该如何消化?

我们注意到原老镇的郊外,也就是中国营造学社旧址所在的月亮田区块,在留出大片自然风光的江景和田园之外,阶梯性地营建了博物馆以及具有食宿功能的建筑群,一派水乡小镇风情。

李庄新建的游客中心入口

“月亮田在规划之初,就定下了保留田园和江景的自然风光基调,与主打历史风貌的老镇互为补充。”李庄古镇景区管委会规划保护部部长严静说,月亮田也建了博物馆和游客中心,“一处可全面了解李庄历史文化,一处满足游客住宿餐饮及娱乐需求,而且都可以吸纳一定游客量。”

航拍李庄的古建风貌

李庄古镇内的老宅要求以古法修缮

严静是2019年来到李庄的,她说目前李庄保存完整的明清街巷有18条,不可移动文物95处。

为什么能保护得这么完整?她觉得,上世纪末李庄因经济不发达,整个镇域基本上保持了原貌,在进入2000年时,“当时的镇政府已经有了相当强的保护意识。”2020年来,镇里投入3000余万元抢救性修缮了一批文保单位,在2021年当地人大更是出台了针对李庄的保护条例,“至少在四川,我们是第一个在这方面进行保护立法的。”

旋螺殿,位于李庄镇外石牛山上,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建于明万历年间,距离400多年。梁思成把它列为“李庄四绝”之一,并写入他的《中国建筑史》,称赞旋螺殿“其梁柱结构之优,颇足傲于当世之作”。建筑保存完好,内部未对外开放。

在李庄,本地居民因房子陈旧需要修缮,是有特别要求的,“我们要求以古法修缮,保持原有风貌。所以来李庄古镇,看不到今古夹杂着的街巷风貌,看到的是古树古宅古路,还有传统业态。”

当年的李庄给每个“下江人”安顿下一张安静的书桌,而今它完好存放着这一段历史,等着你走入这本翻不完的书。

李庄码头旧址,至今仍为游船停靠

1946年10月的一天,几艘长远号货轮拉响汽笛,满载着文化精英和大批国之重器,顺滚滚长江而下。李庄乡民几乎倾巢出动送行。

如今,我们沿江一路漫行,苇溆秋风里,码头旧址仍在,长长的石阶通向江边。大江东去,一路历经险滩急弯无数,但始终不屈不挠奔腾向前。这也是中华文化亘古不绝,生生不息,绵延至今的答案。



Powered by tp钱包下载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建站 © 2013-2022 tp钱包下载 版权所有